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11/30圖書資訊學研究:演講-A Review of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 by temporal evolution

今天的課程請到了淡大的陳亞寧老師,

陳老師主要跟我們講了幾的大重點,

1.Library automation 圖書館自動化

2.Electronic Resources and Services電子資源與服務

3.Metadata and DLs/e-learning詮釋資料與數位學習

4.IR機構典藏

5.Web2.0

6.Metadata and Digital Preservation數位保存


在圖書館自動化部份,老師先從歷史演進開始說起,

讓我們對圖書館自動化的概念能更清楚。

而電子資源部份,老師有提及不同國家有不一樣的作法,

像已開發國家-英國,他們對於認證就有特別的作法,

他們在電子資源部份有建立統一的價碼機制,而且在保存方面,

期滿可以在國家圖書館有合法的保有一份,而且最特別的是,

它們採用ID通用機制,讓電子資源的認證可以更加的客制化,

我想這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


而現在的電子資源問題,最主要還是在紙本與電子期刊的訂購,

老師提出big deal問題,使得有品質上的問題,

因為大量購買有"i"的期刊,而造成排擠問題,

所以這是我們需要去省思的。


在Metadata部分,當然通常老師問我們它是什麼,

我們都會很自然的說他就是data about data,

當然它的確是,而老師覺得他覺得最好的解釋是:

In general,all information object,regardless

of the physical or intellectual from

they take, have three features-content、

context and structure.


而Metadata的功能分為管理描述長久保存技術使用

而老師在這裡舉了一個例子說明功能的重要性,

他說曾經有同一個作家畫了兩幅畫風差不多的畫作,

畫的價值是差不多的,但是在拍賣時,兩幅畫價錢差了快100倍,

原因在哪裡??

答案就是因為賣畫的單位管理方面有所不同,

在賣時,賣方清楚的訴說此畫的歷史,曾被哪位名家收藏鑑賞過,

所以賣的好價錢,另外一方就直接販賣,價錢當然差的多。

因此我們能了解,metadata功能是用一定的重要性。

而Metadata的特性,分為來源產生方式本質狀態

結構語意層級

Metadata的應用原則有四點:

1.採用現行的標準

2.現行標準為依據,再進一步限制

3.採用資料值的標準

4.不另外自訂立新的資料元素

藉著,老師舉了很多案例是有關採用不同標準,

而在做數位典藏時,要採用哪項標準,

要考慮四項因子:Data、Community、Domain、Function,

之後就能判斷哪種標準才適合著錄。


接著老師開始說有關機構典藏的議題,

機構典藏之後發展的問題就是他會與OAJ相交錯,

這是我們必須去思考的問題。


最後,老師講到這幾年很熱門的數位保存議題,

其實在四年前老師的課就聽說過這樣的內容,

不過我一直以為這項工作是一職有再持續進行的,

沒想到到現在才開始有漸漸重視保存的問題。

老師提及數位保存主要是在防止資料遺失、載體損壞與舊時

以及內容重新呈現。而他幫我們釐清觀念,

保存並不是備份那麼簡單,其實他背後牽扯的議題有很多。


最後,老師提到數位典藏等工作,都要重視Interoperbility,

互操作性,讓彼此不但能互通還可以互相操作。

而未來,數位化的工作還會一直持續下去,

我們也很期待老師在這領域能有很多創新的工作出現。

以前就上過陳老師的課,也去他工作的中研院參觀過,

這次他的演講更將他的工作,以及經歷與我們大家分享,

讓我們了解我們圖資領域中真的是非常多元化的,

很開心能再次聽到老師講課,讓我們不但了解數位化工作,

也了解老師的經歷與努力,使我們學到很多,

這幾次的演講課程真的都讓我們十分的充實!!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11/25圖書資訊學研究-演講:資訊社會學

今天的課程 老師請到了台大的林奇秀老師來演講<資訊社會學>,

由於我們早上剛上了資訊社會學,而這兩周的報告正好是SCOT與ANT理論,

所以好像特別懂老師在說的內容,也增加我們對理論的熟悉度。

首先,老師以口說與書寫的方式進行演講,我覺得真的很特別,

雖然因為有時會因為老師講得太快而沒有記到筆記,

不過也讓我們能專心的去聆聽!!


一開始老師先介紹資訊社會的代表人物-Rob Kling,

由於我們在資訊社會學課程的第一堂課就讀過幾篇他的文章,

所以老師在講解時我覺得很熟悉,也有在複習一次的感覺。

我覺得資訊社會學的確像老師所講的其實是一種study Field,

因為裡面包含的是跨學科的知識,而資訊社會學這個名詞,

雖然好像會有點誤導與歧異,但是目前為止好像大家還是採用它,

我想可能是因為這門學科還是要有一個通用一致行的學名吧!!


由於上星期的資訊社會學課程是由我來為大家導讀與介紹SCOT理論,

所以老師在解釋時特別能理解,SCOT是社會建構理論,

也就是去評估、預測一個使用新科技的相關團體的人們,

他們對於此技術的想法、假設、期望,

而得到的結果讓組織們能去評估參考,

並能追朔物寄歷史的流變,讓問題浮現,

讓組織能適度的去重新配置內部組織,

使在科技變遷的時代下能夠發展下去。


而剛好今天的資訊社會學是在講有關ANT理論,

ANT是行動者網絡理論,它是在探討人如何使用科技,

科技如何影響行動者,所以理論主要試探討人或非人

在網絡中發展的情形以及它們的文化發展,

其實與SCOT理論有點類似。


再來的理論是STIN,它是社會科技互動網絡,

是由Rob Kling提出的,將社會看成物質和人組成的網絡,

但他沒有那麼強調科技物件的主動性。它是在分析社群中

人、物、規範、程序,探討相對穩定的網絡關係,

應用於ICT中,觀察它如何變遷。

老師說他與ANT理論也有一些關聯性,

而其中它所論述的網絡不像ANT只關心一個網絡內部的事物,

STIN也注重網絡之外以及附加網絡的發展,

探討網絡中互動的情形。

另外,老師還提到其實許多

資訊社會學理論主要在探討有三方面,

分別為

1.Regulation常規、2.Normative道德、

3.Social Cognitive社會認知。

而許多理論都湪討這些面向。


最後老師提到,資訊社會學重視有兩個面向,

而且應該是要分開探討的,

分別為學術關懷與學術政治。


其實我覺得資訊社會學這門學科,或者說是門研究,

它包含的眾多理論真的可以去幫助我們了解科技發展以及

在此網絡中的人們發展的情形,以及他們運用科技的情形,

以圖書館來說,自動化系統、OPAC介面就是很好的例子,

所以我覺得我們這領域來學習這門課是挺重要的!!


今天由於整天都在上資訊社會學,不館是課堂上所

學習的理論,還是林老師的介紹與分享,

都讓我對這領域有更深的理解,

覺得今天過得很充實。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11/18圖書資訊學研究:演講-國際數位產業固定價格銷售制度之發展與政策

今天的課程老師請到淡江大學的邱炯友教授來演講,

由於以前就常聽老師授課,所以以為會聽到跟以前有關的議題,

不過這次邱老師要來為我們說的是有關於圖書固定價格的計畫,

我覺得這個題目還蠻新穎的,而且這不只跟圖資界有關,

身為圖書的消費者,這項議題也是需要大家所重視的。


首先,老師先為我們說明這個計畫的背景與發展,

因為這是老師目前進行的計畫之一,

由於這項計劃在某些歐洲國家是有在實行的,

因此他藉由研究來觀察這其中的可行性。


而固定價格的意義是什麼,固定價格有很多不同的名稱,

例如fixed price、Resale price maintenance(限制商品轉售價格)、

Net book agreenment(圖書淨價協議,NBA),

其實它主要的概念就是要對於圖書的零售價給予維持定價,

或是有限度的折扣,而爭取有利的合理利潤。

老師有提到,市面上的書店常會以打折促銷來進行行銷,

但是這種方式其實是我們長期累積下來的消費習慣,

這不見得是最好的銷售方式。


那這樣固定價格的方式該如何進行,

老師說明有兩種方式分別為制定法律與業者之間的協議,

而制定法律方面,目前是以欲達到文化多樣性的德國、法國有在實施,

而由於這樣的控制書的價格與折扣,

所以常會造成業者之間聯合而取得利益,

但是這是違反公平交易法的,但是由於圖書並不是一般普通的商品,

所以因此我們可以把圖書暫定一個獨立的商品。


再來老師提及有關各國對於圖書的徵稅,像台灣所有商品都已含有

5%的稅,但其他國家一般的稅與圖書稅是差很多的,

像英國而言,他們一般商品稅是佔17%左右,但圖書稅只要4%,

因此在歐洲國家而言,圖書的稅是很低的。

因此其實各國文化推動這項政策都會有

因不同背景與文化而受到一些影響。


接著老師以英國實施Net book agreenment(圖書淨價協議,NBA)

的狀況,英國在1900年左右開始實施這個政策,

但是許多書店有不同的意見與反對聲產生,

因此在1995年停止這項制度,在1997年正式廢除,

但當然在許多不同相關關係人而言,廢除是有好有壞的,

但是他們卻發現NBA廢除後,除了暢銷書以外,一般書並無便宜多少,

所以感覺廢除後也沒有實質上的改變。


而在法國另有一項制度稱為lang law,他強調文化多樣性,

認為固定價格事一項工具而非目的,使藉由圖書統一書價制度,

達到文化個別自由度。而目前法國的Fixed Price書商販售圖書最大的是5%。

而老師也舉了一個最近的例子是有關Amazon網路書店違反lang law的情形,

因為Amazon有提供免費運送書的服務,所以被罰1000歐元,

可見這項制度對於法國出版業界而言是相當重視的。

而在日本的制度為「再販賣價維持條約」,

這也就是將禁止壟斷法排除在外,

讓在偏遠地區的書店不會快速倒閉。


我覺得聽完那麼多國家都有設定這樣的制度,

但是台灣到底做不做得起來,其實老師也不敢保證,

只是以我們目前書店的經營狀況來看,

他們其實都還是習慣以折扣促銷方式賣書,

人們也已經習慣買有打折的書了,

所以老師建議是若要實施這樣制度,根據消費者心態,

我們必須要讓他們感受到對她們有實質的意義,

這樣制度才有可能建置起來。


我覺得這樣的議題其實很具新穎性,

雖然老師舉的例子我們之前上課有聽過,

但是這樣的題材卻是我們從沒想過的,

現今出版社與書商的既定模式其實是有點混亂的,

若是能夠採用一個這樣的方式也許能消除同業之間的惡性競爭,

但是以書店業者的角度來看,

他們當然不希望因為有這樣的制度而減少他們的利潤,

但出版社而言這個制度確是有幫助的,

所以我很好奇往後這項制度會不會在台灣實施,

若真的實施之後到底真的能夠讓每個關係人都欣然接受嗎??

雖然很多人覺得這制度不是很理想,但像英國廢除後,

其實也沒有很大的改變,由於這計畫還在進行當中,

希望之後能得知他後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