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

12/19~12/21人與資訊互動方法與應用講座

主題:「人與資訊互動:方法與應用」專題研習營

(Workshop on Huma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主講人: Raya Fidel教授(美國華盛頓大學資訊學院

(Information School,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並擔任該校人資互動中心(Center for Human-Information Interaction)

協同主任(Co-director)。)


12/19 Sassion 1:HII(Huma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今天我們參加了系所所主辦的人資互動系列講座,

而今天主題是在講人資互動,

人資互動顧名思義就是指人與資訊系統之間的互動。

而人資互動探討的主題分別有資訊尋求、資訊評估、

資訊避免、資訊運用、資訊重現、資訊過濾和資訊給與,

其中我覺得其中有幾個名詞是我不熟悉的,

但是因為老師有要求我們要課前閱讀,

所以雖然是用英文解釋,但是我還是有聽懂一些!

再來Raya提到有關Stages of need development,

也就是需求發展階段,分別為Visceral(內心思考)、

Conscious(認知)、Formalized(正式化)、Compromised(妥協)。

Raya教授為了讓我們更了解人們資訊需求的階段,

還讓我們實際作案例練習,找出人們在接觸資訊時會是哪一階段,

分組討論後再回答,我們這組討論雖然一開始有意見分歧的部分,

但是最後終究有找出答案,也讓我對這更加有印象。

再來,Raya教授開始提到一點CWA的概念,

CWA(Cognitive Work Analysis),它包含五項搜尋策略,

分別為瀏覽、分析、實證、資訊位置、相似策略,

瀏覽策略是沒有目的去找尋有趣的事物,

分析策略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利用系統去找,

實證策略是利用以往的經驗去尋找,

資訊位置策略是找到資訊的所在,

相似策略是找跟你有同樣經驗的人,經由詢問來解決問題。

我覺得這些策略的確在搜尋是個很有用的方法。

之後,大家花了不少時間在探討什麼是Surfing,

什麼是Browsing,最後大家達成一個共識是,

surfing是有目的的在瀏覽,而Browsing是 surfing的一部份。


最後,大家提出數個問題來討論與思考,分別為,

人資互動與資訊哲學的關係;資訊給與和資訊分享的差別;

還有人資互動與資訊行為的關係。

這些議題,其實當下我在聽的時候沒有非常的了解,

但我覺得這些議題是在探討資訊行為與策略我們應要思考的。

我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全英文的研習講座,

雖然不是完全聽得懂Raya教授所說的東西,

但是聽我所能聽得的,真的就覺得收穫很大了!!


12/20 Sassion 2:CWA(Cognitive Work Analysis

今天Raya教授所演講的主題是CWA,

CWA其實是一個概念或者說是一種框架,

是用來描述較複雜的資訊行為,

而且可用它來駕馭複雜的現象,

它的目的是藉由提升系統的設計和服務,

來協助人與資訊的互動。

它的基本概念是重視actor與constrains,

而不是在強調使用者與非使用者。

其實今天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

Means-Ends Analysis,

它是利用CWA的層次來分析事情,

它分別分為目標/限制(Goal/Constrains)、

優先順序(Priorities)、功能(Function)、

過程(Process)、資源(Resources)。

Raya教授也讓我們分組討論來討論某張圖片的Means-Ends,

其實教授他在講理論時我們大概都懂,

不過真正開始要分析時我們卻遇到很多問題,

因為我們常分不清功能與歐先順序,

最後經過大家討論與分享答案,

終於比較瞭解了,有實例討論真的很有效果。

今天主要的內容都是在說明CWA的概念與架構,

我覺得CWA真的不是那麼容易,

不過今天已有初步的了解,

Raya教授不但很仔細的為我們說明理論,

還會讓我們實際參與討論,讓我們真的很有參與感,

也有機會用英文回答問題,不過還真的會有點小怯場,

可見我對於自己太沒有信心了,

希望之後能夠更加突破自己。


12/20 Sassion 3:Empirical Application of CWA

今天Raya教授要為我們講的是CWA的實證應用,

這是他的研究,稱做"Fully Mobile City Government Project",

計畫的目的是要了解科技如何提升領域的運作以及提供服務,

場預設在西雅圖得公共設施-排水與廢水分界區域,

利用行動科技MAXIMO,從中去探討此領域的人(包含管理者、

工作者、指引者)他們使用的情形與資訊行為,

並且利用Means-End去分析與評估這項任務。

這個實證研究讓我們了解CWA的應用,

藉由CWA我們可以提供一個架構指引調查,

從中可了解組織如果有效率得去適應新的科技,

還有組織的社會結構如何去採用科技以及

科技為組織帶來的效益。

聽完了Raya教授演講的CWA應用,

我覺得跟我之前在資訊社會學課程中,

學的科技框架理論與SCOT理論有點類似,

因為他們也是去分析新科技應用的情形,

並且探討組織內的社會認知與結構,

真得有相似之處,但是比較起來

CWA探討的內容是更加的複雜,

聽完了這一系列的workshop,

我真的很高興我有機會可以參加這樣全英文的講座,

感覺自己學到更多,雖然我沒有能力當場找到問題去問Raya教授,

不過能從這樣的講座瞭解國外圖資學他們的資訊,

真得是一個很難得的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